一、 譬喻的成分

譬喻由喻體、喻詞、喻依組成。

1、 喻體:所要說明的事物主體。

2、 喻依:用來比方說明此一主體(喻體)的另一事物。

3、 喻詞:連接喻體和喻詞的語詞。

譬喻的種類,由於喻體、喻詞之省略或改變,可以分為明喻、隱喻、略喻和借喻四種。



二、 譬喻的類別

1、 明喻

「明喻」的基本構成方式是甲(喻體)像(喻詞)乙(喻依)。譬喻的組成成分—喻體、喻詞、喻依三者俱全。喻詞除了像之外,也包括好像、就像、竟像、真像、如、有如、就如、恍如、真如、似、一似、恰似、好似、若、有若、有類、有同、彷彿、好比、猶、猶之、猶如…等。[1]舉例來說:

書本就像降落傘,打開來才能發生作用。

在這個句子中,藉著「降落傘」(喻依)來形容「書本」(喻體),兩者之間用「就像」連接。書本和降落傘原本是兩樣迥然不同的事物,其間並無任何關連,但是卻有一點微妙的溝通,那就是「打開來才能發生作用」。正因為捕捉了這一點維妙維肖的喻解[2],創造出精彩的譬喻。比起「書中自有顏如玉」、「貧者因書而富,富者因書而貴」等老生常談,要顯得生動鮮明,而令人印象深刻。



2、 隱喻

「隱喻」,又稱「暗喻」。其基本構成方式是甲(喻體)是(喻詞)乙(喻依),不過喻詞以繫辭「是」等代替「像」。喻詞除了是之外,也可以使用就是、等於、成為、變成…等。[3]以徐志摩〈我所知道的康橋〉為例:

怯怜怜的小雪球是探春信的小使;鈴蘭和香草是歡喜的初聲;窈窕的蓮馨、玲瓏的石水仙、愛熱鬧的克羅克斯、耐辛苦的蒲公英和雛菊——這時候春光已是爛縵在人間,更不需殷勤問訊。

「小雪球」、「鈴蘭和香草」是喻體,「是」是喻詞,「探春的小使」、「歡喜的初聲」是喻依。作者以判斷的口吻,在小雪球和探春的小使之間劃上等號,將兩者結合起來。

由這個例子,我們可以發現,「隱喻」和「明喻」雖然同樣是喻體、喻詞、喻依三者齊備,但其間仍有顯著的不同:

(1) 明喻在形式上只是相類的關係——甲如同乙;隱喻卻是結合的關係——甲就是乙。[4]舉例來說:「君子之德如風,小人之德如草」是明喻。「君子之德,風也;小人之德,草也。草上之風必偃。」則是隱喻。文言文中的隱喻,喻詞可由「…也」取代。只要喻體和喻詞在形式上是結合的關係,即屬隱喻。

(2)明喻以喻體為主,喻依為輔;隱喻卻是喻體和喻依相等而並存。

由此可知,從明喻到隱喻,喻體和喻詞間的關係越來越密切。



3、 略喻

「略喻」的基本構成方式是甲(喻體)——乙(喻依)。僅包含喻體和喻依兩個成分,省略了喻詞。不過,喻體和喻依在形式上仍和明喻同屬相類似的關係,而非隱喻的結合關係。再以〈我所知道的康橋〉為例:

順著這大道走去,走到盡頭,再轉入林子裡的小徑,往煙霧濃密處走去,頭頂是交織的榆蔭,透露著漠楞楞的曙色;再往前走去,走盡這林子,當前是平坦的原野,望見了村舍、初青的麥田;更遠三兩個饅形的小山掩住了一條通道,天邊是霧茫茫的,尖尖的黑影是近村的教堂。

喻體是小山,喻依是饅形,喻詞「似」被省略了。



4、 借喻

「借喻」的形式是甲(喻體)被乙(喻依)所取代。省略喻體、喻詞,只剩下喻依。「從明喻、隱喻到借喻,喻依和喻體的聯繫越來越密切,喻依越佔主要地位,而語言形式也越簡短,因而它們的表達作用也不盡相同。大體說來,明喻的比喻關係比較明顯,使人一目了然;隱喻以判斷形式出現,帶有誇張意味;借喻精鍊含蓄,能啟發人們的想像力。」[5]

「借喻」因為形式簡單,只有喻依,所描述的喻體在字面上隱而不顯。因此,借喻是譬喻中最耐人尋味的一類。例如:

歲寒,然後知松柏之後凋。(論語‧子罕篇)

在天氣嚴寒,歲月將暮的冬季,當其他草木都已凋謝枯萎的時候,獨有松柏依然青蔥。這時才知道松、柏的可貴。孔子以「松柏」(喻依)比喻堅貞不屈的君子(喻體)。松柏的後凋,足以顯現君子雖處亂世,卻能堅貞自守的特質。此處省略喻體、喻詞,僅存喻依,所以是借喻的形式。雖然僅存喻依,然而孔子所要表達的意思——亂世而後知君子之守正也,不但可想而知,更以具體的意象表現抽象的節操,使得君子的形象躍然紙上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品潔(粉紅熊) 的頭像
    品潔(粉紅熊)

    皓玉寒梅

    品潔(粉紅熊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